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

機動戰士鋼彈UC DVD EP7的小冊子

中的福井晴敏「機動戰士鋼彈UC」製作筆記.7
「人們,是會逐漸轉變的...?」的全文


    好了,就照前一次的預告繼續...雖然很想從容的開始,但是可別嚇到了,離上一次原稿問世,竟然已經過了一年三個月。前後間隔這麼久的後篇散文,恐怕能進金氏世界紀錄了。不過會直接連結到一部系列動畫要花多少年完成的問題,所以完全不值得驕傲。
    這一年來其實發生了許多事,我們社會、我們本身都接受了相應的變化。這絕不是誇大其詞,例如「twitter已經膩了」、「知道的時候比特幣已經快玩完了」等等,即使是個體發生的瑣碎小事,變化還是變化,正如蝴蝶振翅成為颱風起因一樣,是推動社會巨大變化的因子。
    已經膩了、已經玩完了這種無數的"心情",告知主題對象與時代的乖離,並且催促整體社會改變面對該對象的方法。不對,即使只看比特幣,也無從揣測它在這份原稿面世的時候會變得如何。我們活在各種不斷發生的變化當中,不只是流行後又退燒的東西,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中被視為常識的事情,也逐漸發生變化。
    日本是經濟大國、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、從好學校畢業進入大企業工作就能一生安穩無虞......這些四分之一世紀前的常識,已經沒有人再把它當成常識。同樣的「水和安全不用錢」這個過去的常識,也因恐怖攻擊事件、震災與核災而褪色,我們懷著與初代鋼彈創作年代有明顯差異的常識生活。日前,筆者有機會與年紀小上兩輪、完全不同世代的二十多歲社會學者對談,那位學者當時說的話讓我稍微受驚,他說:「看到經歷過東日本大震災還是毫無改變的日本社會,我打從心底真實感受到世界沒有改變」。不,有改變的。都改變這麼多了,在即刻冒出這想法的同時,又想到表面上的確沒變,應該說是震災造成的心境變化被推回日常生活、嚐到某種不自在感覺的自己,突然覺得就是這種感覺,然後意外陷入懷念的感覺中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 「時代明明在尋求改變,為什麼你們這些大人就是不肯改變!」
    這個,是哪部鋼彈中誰的台詞呢?答案是「劇中沒有這種台詞」。可是很像有人會講吧?尤其是卡謬。前一次我也說過,宇宙世紀鋼彈根基的一貫主題是「感變的力量與維持現狀力量的衝突」。再不然,或許可以改稱為「為了如何改變世界的方法而互相爭執的年輕人,與冷眼旁觀這一切的大人相剋」。
    青少年時期接觸到了這個宏觀思辨的世界觀,打算當成今後出社會時的教訓,可是自己卻完全遺忘這件事,徹底成為過去式的大人。不過,身為一個總覺得就算無法成為新人類,也希望至少能像布萊特那樣通情達理的人,與這位差兩輪的社會學者對話,讓我重新受到衝擊。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回到那一方去憤怒絕望,而是站在被指責「為什麼不改變」的大人的立場了。他當然不是為了指責才說這番話,只是告訴了我現在的年輕人是這種心情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 我不會說這是沒辦法的事,我十二分了解現狀充滿了問題。不管是吉翁的瘋狂或迪坦斯的傲慢,只要看到稍有一點誤差就會輕易拒絕的社會輿論,就無法當作是虛構故事的情節而推開它。連同吞沒達卡的沙漠化正真實進行的環境問題在內,我切實地想著有沒有改驗現狀的方法。但是,一旦方法真的出現,我們大概又會猶豫。年紀越大越膽小-或者該說慎重-這種傾向就變強了。
    在自覺到無可救藥的同時,也希望在沒有大錯的情況下把這世界交給下一個世代。把自己愛的、憎恨的這個世界,連同當中的問題都原封不動的傳下去。無法想像下一個世代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前進、也不願去想像。不對,正因為自覺到自己活在十年前根本無法想像的世界裡、不得不這樣生活,才希望只紹能守護培養自身感性的世界、讓它傳承下去。
   我就在此斷言吧。那是身為人類、身為父母當然會有的心情。正因為愛著自己、愛著他人,愛著孕育這一切的世界,才會對急著高倡改革的人產生相對應的警戒心與反感,視情況甚至會抱有敵意。所以吉翁‧戴昆遭到排斥、迪斯坦被逼到自我毀滅。同時也允許說要滿足渴求不變世界者、想規制不穩定未來的弗爾‧伏朗托那種跳梁之舉。
    沒錯,我們的確是成了過去式的大人,但是也因此理解某些事情。曾是孩子的我們接受成為父母這個「變化」時,才第一次能從雙方面來看鋼彈史詩所描繪的主題。想要改變的力量與想要維持現狀的力量。這種力量的潮汐就是人類的歷史、就是人類本身。要給予哪一種,現在並不是問題。能打從根本理解雙方的價值觀時,鋼彈史詩作為照映觀看現實的鏡子,會發出至高的光輝。
    不是新人類的我們,無法想像新人類建造的世界。比起希望更感受到恐懼,但是另一方面,人類從遠古以來就一直說著「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」。「拉普拉斯之盒」是在宇宙中不得不捨棄人的人類所編織的微小祈願、善意的結晶。因為有它人才能活下去。如果能知道百年前的人們祈願我們有此刻的幸福......能理解父母是滿懷期待地生下並養育自己,就不怕面對任何艱困的未來。
    從初代到「逆襲的夏亞」這段宇宙世紀史詩,比起求變之力與不求變之力的抗衡,更接近在現狀中駐足不前。那樣就好了。我們並不期待能輕易抵達烏托邦的白日夢。正因此才會被那潮汐間若隱若現的希望打動,找出也能適用於現實的救贖。人會改變、可以改變......這個訊息,就是不論好壞都徹底完成變化的「大人」,才會懷著畏懼感到震撼。
    這次,巴納吉帶著精神感應框架這種輕巧裝置,在系列中第一次踏入「接受變化之後」的領域。可是,我們並不打算界定這就是新人類的完成型。在希望幾乎要消失的世界,他只是在短暫的瞬間發出強光、要將薪火傳給下一個世代罷了。巴納吉在不自由的人類世界還有許多事要做。就像我們一樣,他也是生存在過程中的存在。甩開父親們加諸的詛咒束縛,現在才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而戰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   少子化、創作內容幼兒化、無限制的貨幣寬鬆戰略......。現在,「成長」的意義正遭到質疑。經過雷曼事件與震災的創痛,我開始發現那似乎沒有無止盡的擴大。反倒開始出現宣稱成長過程中遺漏的東西才重要,提倡與懷舊表裡一體的生活風格,但那就算能讓心情變得舒爽,也不能在本質上解救危機。因為我們的精神和肉體,就是無法再回到過去。
    如同吉翁與迪斯坦都各有各的正義,沒有人會主動為惡。即使有,也無法獲得他人共鳴來推動。就像餐館老闆說的一樣,錯誤的事情也都是起於善意。為了正確地繼承、傳達給下一代,我們才會活著。知道沒有捷徑的巴納吉選擇了歸途。我們工作人員也傻傻花了五年的時間製作出本作品。至今為止、從今以後,都只能不斷走下去。不管有多累。都相信還殘留著明天會更好的可能性。
    我們不會做任何創新。就本作來說那是最好的。正如巴納吉那樣,只是努力讓快要消失的燈火聯繫到下一代而已。

全文完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哇...何止1年3個月,離我上次PO的EP6短文已經2年5個月了......
畢竟我的來源是圖書館嘛,它不進片我也沒辦法......

內文說到「twitter已經膩了」,那BLOG根本已經死了吧,
這裡根本已經是荒廢狀態(我會盡量再掙扎一下的OTL)。

這段2年多的時間不說獨角獸完結,
"鋼彈創鬥者"連第2季都播完了,
"G Reco"也完結一段時間,現在連"鐵血的孤兒"都播出啦,
時間就這樣毫不留情地朝著未來前進,
可能我的年紀還沒到吧,只是有時會閃過懷舊及感傷的情緒
(說到這,OVERLOAD的男主有時會有這樣的演出,
所有還滿喜歡他的,八成跟我同世代),
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挺期待未來的改變的,
我也不想說我是還沒遇到毀滅性天災才這麼說的,
期許之後也能繼續保有這種樂觀想法。

回到短文本身,感覺世代交替的意味很深啊,
難道福井認為宇宙世紀已經沒搞頭了嗎?
可是"The Origin"還是繼續出欸(雖然有吃老本的感覺www),
不論如何,我覺得只要日本的動畫產業不垮鋼彈就會一直出下去。

總之,跟個人的意願或想法無關,
也跟事實上有沒有改變沒有關係,
我們所感知的時間的確是一種朝著未來方向的過程,
而且目前為不可逆,如何在這之中尋找自身定位,
以及處事方法,我想福井已經在短文中透露出他的想法了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